开原市委宣传部  开原市文明办  主办
“勤劳”好家风让古稀老人找到幸福生活
发表时间:2017-08-25    来源:开原文明网

     “今年李子不错,配上我自己配的营养肥料,果子又甜又大,不少外地人都过来采摘。”看着自己精心培育、亲手种下的百余棵李子树和树苗,78岁的任淑英满脸绽放着幸福的微笑。

家住开原市兴开街八里桥村的78岁村民任淑英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农民。从前家里有10多亩土地,种过水稻、玉米等等,每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从春忙到秋,好年景时也有几千元的收入。

 

任淑英说:“那时候,我和老伴一块种地,虽说累点,但看着孩子们都过上了好日子,孙子们也都一天天长大,我们心里也敞亮。6前年老伴儿走了,当时的我真是心如死灰,对生活没有任何希望。儿子担心我身体,把我接到了城里,家里的土地也都租了出去。”

 

闲暇时给孙子做饭、到楼下和邻居们聊天、时而去植物园锻炼身体,过上了城里老人那样无忧无虑的生活,可年过古稀的任淑英并不觉得生活更幸福。

 

“我妈是农民,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,冷不丁离开生活70多年的地方,她心里不踏实。她是一个要强的女人,从年轻到年老,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,总觉得在城里住着,就是自己老了,不中用了,成了子女们的负担,不管我们怎么劝,她都要回农村去。”任淑英的儿子刘秀仁这样说。

 

后来子女们经过一番商量,都认为老人的身体还好,回到老家熟悉的环境,心情也会更好。“刚回来的时候,房前屋后长满了荒草,看起来特别破败。我看着老伴活着时在后院种下的那几棵李子树,眼泪就流下来了。”回忆起当年的情景,老人还是略有伤感,“当年我也不知道哭了多少次,有一天,我突然就想起当年我的婆婆告诉我一句话——要‘勤俭持家’。

 

这几十年来,老伴也经常对我说‘勤俭持家’首先就是‘持家’。这是我的家,老伴活着的时候,这儿有树、有果、有菜,现在他走了,我也不能让家这么荒着啊!而且当年婆婆和老伴都告诉过我,持家最重要的就是‘勤’这个字。我们在教育子孙的时候也常常告诉他们做人要勤劳。现在,儿孙们都在辛勤劳动,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,那么我相信,只要我坚持干下去,也一定会活得更精彩。”

 

从那时起,任淑英开始为老伴儿留下的李子树剪枝、嫁接,几年的光景,老人屋后的空地上,从当年的2棵李子树变成了现在的近百棵树,俨然成了一个果园。

 

老人的小女儿刘秀明一边帮着老人采摘成熟的果子,一边笑着说:“当年,我妈自己嫁接李子树,说是让我们每年都回来都可以吃点新鲜、绿色的水果,没想到越嫁接越多,果子也越结越多,家里人吃不完,就送给左邻右舍,后来邻居们也吃不完,只好摘下来拿出去卖。真想不到她年近80了,居然种出了一片果园。”

 

老人的儿子刘秀仁告诉记者:“嫁接果树不容易,从选枝到接穗需要经过一个冬天的时间。要种出香甜可口的李子,还得种植樱桃作砧木,樱桃的种子也需要精心挑选,这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。开始时我们都担心老人身体,可没想到,她竟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快乐,身体越来越好不说,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!”。

 

“这几年,我更体会到劳动能使人快乐这句话的意义。今年我又嫁接了100多棵树苗,几乎全部成活了。来年我的果园就可以让更多的人来采摘了。”说到这里,老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“今年我的李子大约能产3000多斤,优等果卖到45毛钱一斤、小一点的卖到4块钱一斤、最小的也卖到了25毛,这就能收入10000多元。除去果子的损耗、采摘的人工以及自制的肥料的成本,至少也能省下7000多元,比当初我们种10亩玉米剩的钱还要多。这些钱都是通过我自己的劳动挣来的,我要用这些钱请儿孙们吃团圆饭,并且告诉他们,勤俭持家,重点在‘勤’。我这样一个80来岁的老太太都能做到,他们一定能做得更好!”

 

 

责任编辑:郭作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