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原市委宣传部  开原市文明办  主办
开原老城清真寺
发表时间:2016-12-01    来源:开原文明网

据考证,开原老城清真寺始建于明永乐四年(公元1406年),距今已有610年历史。明朝时,开原是否有回族居民,文献不载;只知道明初镇守开原等地太监有位姓曹的,回族。清朝顺治年间曾复建,规模不大,现存的清真寺是乾隆年间扩建的,距今已有200余年。

 

据民国十八年《开原县志·卷二·祠庙》记载:老城“清真寺,在东街,清顺治年创建。嗣后,历加修理”。说“创建”不确切,应为“复建”。古刹位置在今开原老城东大街路北。“清顺治年”这个句型颇有问题,定有文字遗漏。按习惯,可说成“清顺治元年”(1644),或“清顺治?年”、“清顺治年间”(1644—1661)。老城人就曾说“清真寺再建于顺治四年”。所以概括地说“顺治年间复建”,不失稳妥。

 

康熙十九年(1680年)曾扩建一次。当时有三位依玛目(即清真寺的金、石、马三位教长),热心倡导集资,奔走各地募捐,并去沈阳北寺求援,描绘建筑图样,动工兴建。回顾历史,金朝就有三户西域回族迁徙到辽北咸平城落户,明初镇守开原等地的太监有位姓曹的,回族。

 

清真寺坐北朝南,青砖瓦舍,四合院。门前有照壁,占地961平方米。门房五间,中为门楼,东为沐浴室,西为架子房。正房五间,为讲堂(即礼拜堂)也是阿訇办公、住宿之所。东厢房为厅堂,西厢房为大殿与望月楼。望月楼呈尖塔型,又称“邦克楼”。它是两层六角亭阁式建筑,顶端为银月衔星。“伊斯兰教是信真主独一的宗教(信仰真主无形相),并不供奉任何的偶像,望月楼的作用是在伊斯兰教的斋月期间,以见到新月为入斋的第一天(斋月为一个月),斋月圆满后以见到新月为斋月结束,也就是说见到新月,斋月结束,举行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——开斋节。”

 1952年7月,中央慰问团曾来开原,赠清真寺锦旗一面,上绣毛主席书写的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!”并赠送刘少奇、周恩来、朱德亲笔题词。可惜刘少奇的题词,在“文革”中遗失。清真寺在“文革”期间,遭到严重破坏。1980年以后,才得以逐步修复。整修了大殿和门房,修复了沐浴室与四周围墙。1984年省宗教局又拨款一万元,翻修了东厅堂。全部工程都按古老造型,青砖到顶,修葺一新。

 

清真寺每七日,教徒到清真寺礼拜,由宗教师阿訇主持诵经。主要经典为《古兰经》,又称《可兰经》。

 

    老城清真寺历任阿訇有十几位。已知者有:赵济安、穆成章、丁万全、穆瑞林、王殿辅、王玉珍、刘金全、丁辉文、金沛忱、张恩祥、刘子珍、邸华增、杨松魁等。

责任编辑:郭作人